克拉玛依日报总编写的这篇札记,值得每个年轻人阅读分享,看完很感慨

[复制链接]
查看731 | 回复0 | 2018-6-26 19: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跃培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拜阅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希望有孩子的朋友都让自己的孩子看看这本书。如果你的孩子能对这本书感兴趣,能津津有味地读完这本书,那么,你就可以对孩子放心了......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两句很著名的话,深刻揭示了艰难困苦对一个人成长的价值与意义。

一句说得比较具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载于《孟子·告天下》。

另一句说得比较简洁:“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载于宋代张载所写的《西铭》,后人常把它更加直白地简化通俗化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一个人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练,就像一块璞玉经受锉刀锤针的雕琢。璞玉只有经过锉刀锤针的雕琢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人也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才能成为能干成实事大事的人才。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封面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对这一人才成长规律的完美诠释。

1969年1月16日,15岁的习近平到了陕西省延安地区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开启了长达七年的知青岁月。用艰难困苦四个字来概括这七年中习近平的处境,是很准确很客观的。

刚到梁家河不久的一天,习近平和同队知青雷平生一起到文安驿公社另一个大队拜访同学。到那里不久,公社就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体知青和基干民兵到公社开会。由于通知要求的时间很急,习近平、雷平生就与那个大队的知青、基干民兵一起步行向公社进发。那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举着红旗带队前行。快到公社会场时,隔河相望,看到梁家河大队的队伍从沟里走出,迎面走来,习近平、雷平生就离开原来的队伍,越过干涸的河床与梁家河的队伍会合。没想到,一到公社会场,就听到人们议论纷纷,说“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

习近平知青岁月的艰难困苦,首先体现在政治处境上。在此之前,他是国务院副总理的儿子,是高干子弟中的高干子弟,而在此时,他是“黑帮子弟”,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背着这样的身份,其政治处境可想而知。发生在别人身上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在他身上就会被赋予“不跟红旗走”这样严重的政治色彩。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

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特殊身份,所以他只能眼看着同去的知青到农村不久后就通过招工、当兵、上学等各种渠道陆续返城,自己却不敢有此奢望。还是因为他有这样的特殊身份,尽管梁家河的老乡对他交口称赞,他的政治进步要求仍然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为了加入共青团,他先后写了8次申请书;为了加入党组织,他一共写了10次申请书。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他心里忍受的委屈与痛苦,没有同样遭遇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1973年,习近平和延川县北京知青雷平生(左一)、陶海粟(右二)、雷榕生(右一)在延川。

如果说政治处境的艰难带给青年习近平的主要是心理的折磨的话,那么,自然环境的极端恶劣、生活条件的极端艰苦、自身对农业劳动的极端陌生,带给青年习近平的主要就是生理的煎熬了。

众所周知,陕北是我国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之一,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从事农业生产,生产工具又极端原始,劳动的艰苦烦累不言而喻,付出多、收获少的结果也不言而喻。当地的农民自称“受苦人”,确实名副其实。而“受苦人”不仅劳动苦,而且艰辛的劳作在那个年代还换不来起码的温饱,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老人、妇女、孩子就不得不集体外出乞讨。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在这样的黄土高原度过的。当地农民所经受的一切痛苦,他几乎都必须经受;当地农民因从小生活于此而不需要承受的一些痛苦,他也得承受。

他曾因跳蚤的叮咬而浑身长出红色包块,挠痒抓破后,黄水横流;他曾因用扁担挑粪上山磨破肩膀,溃破处结痂后慢慢变成老茧;他曾因拉绳抛石夯土时手掌磨出水泡,水泡破处在下一次劳动时疼痛钻心;他曾因打不到足够煮熟食物的柴禾而无法做饭,饿得浑身无力起不来床;他曾因几个月吃不到一次肉,而与同伴一起把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块猪肉迫不及待地切片生吃。在那七年中,他在梁家河只吃到过一碗大米饭,那一碗大米饭的香味让他永远铭记于心……


1974年12月,延川县召开第四次团代会。习近平(后排右四)与文安驿公社参加团代会的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后来回忆起知青岁月时,习近平总书记把经受那些艰难困苦的考验称为过关,是很准确很形象的概括。轻松不叫过关,过关必不轻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么,这段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到底带给了青年习近平什么呢?或者说,这段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在哪些方面成就了青年习近平呢?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中,很多在那段岁月与习近平有过交接的人都对此进行了分析、总结。参照这些分析、总结,我们尝试进行一下比较集中的概括。

2004年8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电视台的采访,谈到知青岁月的收获时他说:“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这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也许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吧——


1975年,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后排右三)和北京及本地知青20余人,出席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大会。习近平被评为先进个人并受到表彰。

一、深入了实际,认清了国情。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绝大多数国民仍然生活在农村,农业文明的影响深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不了解农民,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业,就不能真正了解我国的国情。这种了解,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所谓体验生活可以做到的,更不是城里人显摆优越感式的乡村旅游可以做到的。在那七年中,习近平完全像一个地道的农民一样在黄土高原劳作,与梁家河的村民同甘共苦、同忧共乐,可以说对我国的农民、农村、农业有了身心融入式的彻底了解,也因此对我国的国情有了切肤之痛式的深刻认识。

刚到农村时,有老乡来窜门,他们要先问:你是什么出身?如果来人回答是贫下中农,他们就很热情,说:请抽烟。如果来人回答是富农,他们立马变脸,认为来人是坏蛋,嘴里喊着“滚蛋”把来人轰走。如果有人来讨饭,他们就认为讨饭的是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也叫:“滚蛋!”后来他们才知道:所谓富农,不过是因为定成分时那人养了几十只羊;而讨饭的呢,在青黄不接的三四月几乎家家都有。

正如他后来所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另一名陕北知青何毅亭对这种感受说得更加具体:“在长年累月的艰苦生活磨砺中,在与农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实实在在体验到了稼穑之苦和衣食之难,读懂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切身感受到了他们为生存、为过上好日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的精神。这些,对我们阅读社会这部无字大书、增加对国情的了解,对我们后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奠定了坚实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5年10月,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去清华大学上学,10多位村民一直送他到延川县城。这是他们在县城的合影。

二、培育了信念,明确了方向。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是习近平2002年发表的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清晰地揭示了他在七年知青岁月中的另一个重大收获,那就是培育了他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让他明确了人生的奋斗方向。

有人曾经把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总结为“三个最”: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他在农村干了七年,这在所有的知青中也算是时间最长的之一。他之所以在农村干了那么长时间,其中固然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也有他主观上要为群众多办实事的强烈愿望的促使。

1974年大学招考工农兵学员时,习近平是可以参加考试的,但他主动放弃了。同去的知青雷平生问他为什么不考,他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雷生平说:“万一将来有什么变化,不再允许招生了,你可就上不了大学了。”他说:“走不了我就在这儿待着吧,我本来就是个农民!”

40年后的一天,习近平在和雷平生谈起他当年的思想转变过程时说:当年他准备在陕北当一个农民,并非虚言。当他下决心回梁家河当党支部书记前,曾长时间躺在土地上,望着蓝天,下决心要像父兄一样好好在农村干一场,这辈子就当个农民吧!

习近平当了梁家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带领大家一起办沼气、办铁业社、办代销店、办缝纫社、办磨坊、打水井、平土地……正如在习近平离开后接任他当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石春阳所说:“群众需要什么,习近平就干什么。”

要为人民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这一不变的信念,正是从梁家河萌芽并坚定的。

习近平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参军给当时的国防部长耿飚当秘书。如果只考虑生活条件的安逸,如果只考虑仕途的顺畅,国防部长秘书,无疑是一个十分光明的起点。1982年,习近平却主动要求到基层到农村去工作。耿飚曾经挽留他:下基层锻炼是好事,也可以到野战军去嘛。但习近平坚持要到农村去。他对同为陕北知青的陶海粟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他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他的这番深情告白,再一次印证了知青岁月对他为人民办实事信念的培育之功。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在当年带领村民建设的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旁。

三、融入了人民,增强了自信。

从表面上看,每一名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都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似乎不存在是否融入了人民的问题。但是,生活在人群当中并不等于你就融入了人民之中。真正的融入,是在同甘共苦中真正了解了人民的优良品质从而在感情上尊重人民、热爱人民,把自己真正看作人民的一员。

青年习近平融入人民群众之中,是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的。经历这个转变过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过“思想关”。

他初到梁家河时,和大多数城里人一样,对农民是“嫌弃”的;和不少知识青年一样,对农村是“俯视”的。

习近平在2004年接受延安电视台专访时说:“我去的时候确实是有点漫无目的的,到了那儿以后呢,把它作为一个栖身之地,甚至是一个逃避之地。北京的‘文化大革命’搞得这么厉害,我们到这里来暂且避一避,也没有想融入到群众中去,”“来了以后,老百姓要坐在我们炕上,这心里就别扭,他怎么坐炕上呢?有没有虱子啊?”

经过朝夕相处,习近平对老乡们的了解深入了,感情也就慢慢变了,“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

逐渐地,习近平在内心深处把自己真正当成了群众的一员,自称“我是个农民”“我们老陕”如何如何。他说:“对老百姓是由怕他上炕,到请他们跟我一起睡觉,我这个窑洞里有四五个小伙子陪着我。晚上不仅是他们,村里的其他人,都是陆续地吃完饭以后进了我的窑洞,来窜门,来听我讲古今,”“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

这个时候,不仅习近平把自己当作了人民群众的一员,人民群众也把习近平当作了自己的一员。

青年习近平在感情上融入人民群众中的经历和青年毛泽东的经历可以说是隔代呼应。

韩毓海先生所著《重读毛泽东》一书记载了毛泽东主席的这样一段自述:“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有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干净。”

由了解而尊重,由尊重而热爱,由热爱而誓愿为之谋幸福,这才是真正融入了人民之中。无论是知识分子也罢,党员干部也罢,一旦真正融入人民之中,就会充满自信与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他坚定的人生目标,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他之所以充满自信,就是因为他已深深地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他深深地知道,在纯朴善良的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无穷力量。


1975年,共青团延川县委9号文件,号召团员们在大办沼气运动中以习近平为学习榜样,争当先锋(局部内容)。

四、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人上人”,决不只是指社会地位在众人之上,它最本质的含义,应该是意志、能力、素养在众人之上。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练,要想获得超人的意志与能力,是不可能的。

随便举个例子,就说前面提到过的夯土打坝吧,听听梁家河大队老乡王宪平的回忆——

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挖掘机、打夯机全都没有,都靠人力把一层层的土铺好,再用很沉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得紧密起来,这是强度非常高的体力劳动。那时候基本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近平也没有手套,他直接用手抓住拴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他的手掌上磨得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近平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

这样艰苦而长久的劳作,怎么可能不把人的意志磨练得坚如磐石呢?

从广义上讲,坚强的意志,就是一种巨大的能力,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七年的知青岁月,无疑给予了习近平这种最重要的能力,增强了习近平这种最重要的能力。

从狭义的能力上讲,知青岁月对习近平的锻炼也是基础性、根本性的。

1973年3月,习近平被从梁家河大队抽调到赵家河大队负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俗称“整队”。那时,他还不是党员。习近平后来曾多次对人说,在赵家河参加“整队”工作,是他步入政界的第一步。

在赵家河的8个月里,20岁的习近平不仅负责文件宣讲、大队领导班子整顿、生产队干部配备等行政工作,还带领村民修梯田、打坝地、植树造林、办夜校……正是在这种面对最基层老百姓的群众工作中,习近平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不要小看这种似乎最基层最微不足道的管理工作对人的锻炼作用。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与煎小鱼,在重要性上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在道理上却是相通的,煎好小鱼的方法,和治好大国的方法是一致的。


北京知青和老乡一起打夯筑坝

我们接着讲打坝地的事。

当时文安驿公社的团干部刘明升说——

陕北到处是山沟沟,良田不多,能多打粮食的地方主要就是坝地。那个时候,农村基本建设就能够考验村干部的实际能力,你能说动大家打坝、修梯田,你就有本事!梁家河是文安驿的中等村子,有300多人,要打这个坝可考验领导了。第一,领导能说动大家,一个人能顶一个人;要是说不动大家,一个人也就顶半个人。第二,领导要统筹好什么时候出工,怎么分配工作,谁放炮,谁抽水,谁推土,才能把大家领导起来,齐心协力,提高效率。近平带领村民打的坝地,面积可不小,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打出来这么多坝地,如果没有相当的领导能力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显然,这种领导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动员、带领大家打坝地这样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动员、带领大家打坝地,和动员、带领大家从事一项别的重大工程,道理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七年知青岁月对青年习近平的成就是全面而系统的。上面所讲的四个方面的锻练,也是紧密联系的。正因为深入了实际、明白了国情,才使他明确了人生的方向,确立了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信念;正因为深入了实际,他才发现了人民群众的纯朴、善良与坚韧,他才从感情上、思想上融入了人民之中;正因为融入了人民,他才能清晰地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作为强大的力量源泉,心中充满了自信;正因为融入了人民,与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在恶劣的环境中战天斗地,他的意志才变得更加坚强,他的才干才得到锤炼提升。正因为有了这一切,才使他具有了担当大任、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实底气与超凡能力。

有人可能会问:你凭什么肯定这些素养是那七年知青生活给予习近平的呢?

我们之所以明确肯定知青生活成就了青年习近平的综合素养,是因为初到梁家河时的习近平与七年后离开梁家河时的习近平已经完全不一样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们不得不又一次引用这段话,是因为这段话很好地回答了这类疑问。

有人可能又会问:你说艰难困苦的知青生活成就了习近平,那为什么与习近平同样经历了艰难困苦的那么多知青,没有磨练出习近平那样的素养、没有取得习近平那样的成就呢?

这确实是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艰难困苦是不是就一定能提升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问题,一个具备了优良的综合素养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能干成伟大的事业,是另一个问题。要干成大事业,除了个人的综合素养外,还要受机遇、时机、环境等别的很多重要因素的影响,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那么,艰难困苦是不是就一定能“玉汝于成”、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呢?

我们的回答是:不一定。

也就是说,艰难困苦给你提供了提升综合素养的机会与条件,但艰难困苦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让你的综合素养发生质变。

秘密在哪里?关键在哪里?

秘密与关键,就在于你在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中的主观心态。

如果你是主动去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把艰难困苦当做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去应对艰难困苦,你就会在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中获得主观上、心态上的充实,进而在与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坚定意志、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反之,如果你是被动地应付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你就会或悲观认命、混天度日,或怨天尤人、偷奸耍滑,甚至沉沦堕落、坠入深渊,还指望什么提升综合素养、成就非凡事业呢!

这就是从古至今虽然有不计其数的人经受过艰难困苦,但真正能担当大任、成就非凡功业的人依然只是凤毛麟角的深层原因。


北京知青与村民一起打坝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知青岁月时说,他当初去农村的时候,只是把农村当作一个栖身之地甚至是一个避难之所,并没有打算真要在农村干下去。几个月后,他又跑回北京去了。所以他初到梁家河时的状态是比较自由散漫的,基本上不太听招呼。“什么上班、上工干活,我是不去的。”那时的青年习近平,面对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还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可以推断,如果他不改变那种状态,梁家河的乡亲们就不可能真心接纳他,他也不可能真正融进去,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了解国情、明确方向、增长才干了。

幸运的是,青年习近平后来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几个月后,跑回北京的习近平被送到了太行山根据地。在那里,他的姨姨、姨父对他进行了决定性的引导。姨姨、姨父告诉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都是寻找一切机会往群众里钻,找到老乡,才能坚持斗争,才能生存。哪有嫌弃农村生活艰苦、农民落后的道理?如果那个时候离开老乡,共产党员一天都活不了!

这样的教诲对青年习近平影响很大,当他重新回到梁家河时,他的心态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问自己:“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从那以后,他积极主动地和群众打成一片,以挑战困难的心态,闯过了跳蚤关、劳动关、饮食关、生活关、思想关,收获了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对自己的丰富馈赠。

所以我们说,“艰难困苦”能不能“玉汝于成”,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以奋发有为、接受磨练的主动心态应对艰难困苦。

我们不喜欢艰难困苦、不欣赏艰难困苦,也无意赞美艰难困苦,更反对人为地制造艰难困苦。我们的一切奋斗与努力,就是为了使个体或人类尽可以免受艰难困苦的煎熬。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远未找到能使个体或人类彻底免于遭受艰难困苦的有效途径。因此,当我们不得不与艰难困苦正面遭遇时,与其听天由命、自暴自弃,何不把艰难困苦当作磨刀石,将自己磨砺成一把能够披荆斩棘的锋利钢刀!

拜阅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希望有孩子的朋友都让自己的孩子看看这本书。如果你的孩子能对这本书感兴趣,能津津有味地读完这本书,那么,你就可以对孩子放心了;反之,如果你的孩子对这本书毫无感觉或嗤之以鼻,那么,你就应该对孩子多下功夫了。

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这本书以青年习近平的成长经历,生动地揭示了艰难困苦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价值与意义。看得进去这本书的人,就可能会正确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与挫折,在艰难与挫折中升华自己、成就自己,让自己拥有自信、成功、快乐的人生!

注:本文所用资料,除注明出处的外,均引用自《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重读毛泽东》(韩毓海著)、《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著)及延安电视台专访习近平文稿。

2018年6月


●一个人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练,就像一块璞玉经受锉刀锤针的雕琢。璞玉只有经过锉刀锤针的雕琢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人也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才能成为能干成实事大事的人才。

●如果你是主动去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把艰难困苦当做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去应对艰难困苦,你就会在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中获得主观上、心态上的充实,进而在与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坚定意志、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反之,如果你是被动地应付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你就会或悲观认命、混天度日,或怨天尤人、偷奸耍滑,甚至沉沦堕落、坠入深渊,还指望什么提升综合素养、成就非凡事业呢!

●我们不喜欢艰难困苦、不欣赏艰难困苦,也无意赞美艰难困苦,更反对人为地制造艰难困苦。我们的一切奋斗与努力,就是为了使个体或人类尽可以免受艰难困苦的煎熬。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远未找到能使个体或人类彻底免于遭受艰难困苦的有效途径。因此,当我们不得不与艰难困苦正面遭遇时,与其听天由命、自暴自弃,何不把艰难困苦当作磨刀石,将自己磨砺成一把能够披荆斩棘的锋利钢刀!

图片来自《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编辑 李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