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那是你还没有使用正面管教工具的“连环计”

[复制链接]
查看973 | 回复0 | 2017-10-28 11: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末去我妈妈那儿,一进家门就听到小侄子斌斌在大声吼叫,“我就是要看,干嘛要给我关掉!。。。。。。”
原来是因为他上午连续看了两个小时看电视,奶奶就给强制关闭了电视。但是斌斌却不干了,大声吼叫不说,还在床上打滚,乱扔书本。
看他的状态,我笑了笑,举起了左手握起拳头、张开再握上,本意是提醒他“大脑盖子”开了,没想到他嘲我大声地吼了一声,“姑姑也出去,我才不要玩你的大脑盖子,我就是要看电视。”


这个时候,我看到愤怒的奶奶,意识到斌斌的行为背后有“挑战”大人的权利这一错误目的。
我拦下了撸起袖子就要去打他的奶奶,并跟他说,“斌斌,我知道你很想看电视,但是你的想法没有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你愿意到冷静角平复一下心情再和我们说说吗?现在现在姑姑和奶奶都出去,等你感觉好了我们再沟通,可以吗?”
小侄子没有说话,自从他妈妈和他约定了看电视的时间,屏幕挑战问题就很少出现,估计现在放暑假,长时间呆在家里的原因,所以总忍不住想要看电视。
我们走出 他的房间后就在客厅聊天。没一会,我注意到房间里没有了声音,再一会看到他趴在写字桌上翻弄着书本,再一会他走向客厅,“哎呀,小平安你好吵啊,我都不能看书了。”到了客厅说完小表弟吵到他看书了,接着一句,“那算了,我陪你一起玩积木吧。”
“没意思,你太小了,我好无聊啊。。。。”
没多一会,他又发出了“牢骚”,我知道他在想引起我们大人的注意。
果不其然,他见我始终没有回应,就主动找到我,“姑姑,你陪我玩成语接龙吧。”
“可以,”我说,“但可能要推后,因为现在姑姑准备去趟超时采购,主要买些油、厨房用抹布等用品,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才不要。”说完又甩门回了房间。
随后,我和妈妈对话,“我估计拿不下东西,如果有个帮手就好了。”
“以前斌斌还愿意去超市,现在生气了,不行你就带个推车吧。” 妈妈说到。
“那好吧,我是去华联超市呢还是家乐福?不知道哪一家更方便、服务更好,我除了带上推车,还需要准备其他的吗?”我在说此话时,故意提高了嗓门,我能预料到斌斌会接我的话。
出乎意料的是小家伙居然没搭理我。
“那我出门了。”不确定斌斌是否生气还是他已经找到让自己开心、舒适的方式或者事情可做了。
关门的瞬间,斌斌跑出来了。
“姑姑,你忘记了啊,我妈妈是有华联超市会员卡的,我给你找找,你还要带上环保袋子,这样就不要购买了。”此时的侄子像个小大人娓娓道来。
“哦哦,太谢谢你了,我听到你说的特别仔细,我都忘记了会员卡和环保袋。你觉得如果你来主导购物,姑姑来协助你,你感觉如何?”
“好啊,那走吧。”说完抱着小表弟就要下楼去。
妈妈起初倒是对“我的耐心”感到不耐烦,觉得跟他说那么多话干嘛,而后惊讶于这孩子怎么转变这么快。不仅如此,到了超市以后,斌斌表现的也不错。
一方面记住购物清单,指点我从货架取下来,另一方面,担起照顾小表弟的责任,说男子汉要像他一样。
就这样,我们拥有了一次很愉快的购物时光。


事后,我回顾了整个过程,刚开始只是奶奶和孙子之间关于“屏幕挑战”的权力之争,庆幸我没有一边倒参与到妈妈对他的“讨伐”之中,因为结果肯定是我们大人赢了他,但并不代表赢得了孩子。在孩子的情绪没有合适地抒发出来、气氛也没有得到缓和的情况下,我期待使用正面管教工具来引导和处理,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关注于解决方案,而不是责备


当发现其实事情已经是情绪问题的时候,我就没再纠结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的问题,不去责备他浪费在屏幕上的时间,我觉得既然是孩子和妈妈的约定,他们自己去沟通比较好。
我看到的是孩子和奶奶的情绪都出在不佳的状态,气氛也比较紧张, 在大脑盖子和冷静角不起作用的时候,于是我又采取转移注意力和邀请合作的方式。结果表明,这样的方式还是很有效果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在有情绪的状况下关注于找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孩子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的更好


起初我不是很理解这句话,什么叫“孩子感觉好”?大人不管不问、给予充分自由、孩子说了算就是感觉好吗?
在我们不清楚怎样是感觉好的时候,我们一定做过让孩子“感觉不好”。就像正面管教创始人简 尼尔森说的,“我们(传统家长)从哪里来的疯狂想法,我们想让孩子的行为更好,首先要让他们感觉更糟?”
所以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挑战时往往会通过说教、责备、打骂、恐吓等方式,试图改正他们的行为。这样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改变行为,但他们会有负面糟糕的感觉:害怕、不服气、报复等等。但我们都希望孩子平静、易于沟通、自信、内心强大、自律,这些是好的感觉。


在事情开始,我想让斌斌通过冷静角的方式感觉好起来,给他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感觉好起来的时候再走近我们,然后才有了后面的事情,也恰恰是这样,他感觉到了被信任、有能力和力量,其中主动带表弟是个很好的表现。孩子天生就有利他主义精神


这是阿德勒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及其重要,如果孩子们不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
之前看到尼尔森的女儿Mary 在一次讲座中分享了两个小视频,证明了孩子从小就有利他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会主动关心他人、愿意作出自己的贡献。
所以我故意作出邀请合作,让他感觉自己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有贡献的。其实超市购物也算是家务的一种,很多家长是不放不开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的,我妈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包办”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长此以往,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能力感,还剥夺了他通过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信念的机会。那么他形成的私人逻辑就是:自己需要别人照顾,也理应享受这种照顾。

苏格拉底式交流


也就是多用启发式提问。我们常说孩子不听话,言外之意是表达孩子不服从大人的命令,不按照家长的指示去做事。我们大人太擅长说教和命令了,但抱歉的是,说教对孩子来说只是语言而已,耳朵听听就算了。
“教育(education)”一词来自于拉丁语系,本义是引发、引导,也就是我们得用好奇的问题来启发孩子思考,不管是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还是日常惯例的执行等等,让孩子认识到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要怎么做、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等等,而不是简单地说教或命令。
之所以建议多用启发式地提问,能否培养孩子思考地能力暂时放一边,但是对方会感觉到被尊重,苏格拉底式沟通就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来,而不是处于情绪上的再次排斥。


最后,如果一定还要纠结个对错,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他的不良行为,为他的行为负责。但我们大人也不要觉得他们犯错误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错误是学习的机会,要抱着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态度,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好在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