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饭人鼻祖竟然是他!贬到哪,吃到哪……

[复制链接]
查看363 | 回复0 | 2021-2-25 16: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光中曾经说过,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靠谱;也不要找杜甫,他总是苦哈哈的,会很丧;要找就找苏东坡,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

是啊,这样一个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谁能不爱呢?每每想到世间有这样一个伟大而有趣的灵魂存在过,就觉得岁月可爱、人间值得。

论才华,他当仁不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论书法,他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论绘画,他的《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都是传世的精品。

他还是干饭人鼻祖,一生爱好美食。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凭一己之力为后世吃货挖掘了N多美食。
人间吸粉机。他的粉丝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统治阶级:宋英宗的高皇后,是苏轼诗词的忠实读者,她的儿子宋神宗每每读苏轼的诗文读到废寝忘食,宋孝宗更是视苏轼为隔代知己。

资深驴友。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至北京,南到海南,西到川渝,东至蓬莱。

……

今天,我们就来八一八这个有趣的灵魂。


1.干饭人最高境界——贬到哪,吃到哪

早在千年前的苏轼,就懂得“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的道理。他一生的仕途相当不顺,可以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然而身为干饭人,他就是有这样一种能力,每到一处都能发现美味佳肴,硬是把惨兮兮的贬谪生涯过成了美食之旅,贬到哪,吃到哪。

  • 黄州——吃不起山珍海味,只能吃猪肉了


公元 1080 年,43 岁的苏轼和长子苏迈在御使押解下离开京师,去往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位于长江边上,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当时是个穷苦小镇。

在起初的愁闷后,苏轼终于发现了黄州的可爱之处: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个地方三面环水,河流湖泊到处都是,那不意味着有鱼吃了么?再环顾四周,山坡丘陵,沟谷幽径,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竹林,那不就等同于竹笋多多么?不愧是干饭人,总是能苦中作乐,逮着机会找好吃的。

当地人喜欢吃鱼和竹,猪肉却受到冷落,“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极有吃货天赋的苏轼尝试着猪肉的各种吃法,他把猪肉洗净,用调料腌好,架起小火慢慢熬:“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呢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细致加工,让他为猪肉注入了新的灵魂。

人间吸粉机。他的粉丝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统治阶级:宋英宗的高皇后,是苏轼诗词的忠实读者,她的儿子宋神宗每每读苏轼的诗文读到废寝忘食,宋孝宗更是视苏轼为隔代知己。

资深驴友。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至北京,南到海南,西到川渝,东至蓬莱。

……

今天,我们就来八一八这个有趣的灵魂。


1.干饭人最高境界——贬到哪,吃到哪

早在千年前的苏轼,就懂得“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的道理。他一生的仕途相当不顺,可以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然而身为干饭人,他就是有这样一种能力,每到一处都能发现美味佳肴,硬是把惨兮兮的贬谪生涯过成了美食之旅,贬到哪,吃到哪。

  • 黄州——吃不起山珍海味,只能吃猪肉了


公元 1080 年,43 岁的苏轼和长子苏迈在御使押解下离开京师,去往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位于长江边上,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当时是个穷苦小镇。

在起初的愁闷后,苏轼终于发现了黄州的可爱之处: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个地方三面环水,河流湖泊到处都是,那不意味着有鱼吃了么?再环顾四周,山坡丘陵,沟谷幽径,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竹林,那不就等同于竹笋多多么?不愧是干饭人,总是能苦中作乐,逮着机会找好吃的。

当地人喜欢吃鱼和竹,猪肉却受到冷落,“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极有吃货天赋的苏轼尝试着猪肉的各种吃法,他把猪肉洗净,用调料腌好,架起小火慢慢熬:“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呢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细致加工,让他为猪肉注入了新的灵魂。
这就是令后世吃货口水狂流的佳肴——东坡肉。在味蕾的极度满足中,生活的困苦似乎也随着美味一一下咽并随之消化。


  • 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公元 1094 年 9 月,苏轼被贬至惠州。惠州在岭南境内,远离京师,是一片酷热的蛮荒之地,弥漫的瘴气导致疾病肆虐,有瘴疠之地的恶名。

初到异乡,当地一位顾姓秀才热情招待了他,苏轼诗兴大发,写下《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本该有的那种“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情绪寻不到半点踪迹。

岭南多水果,尤以荔枝最佳。杜牧曾写诗赞美过它的美味:“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苏轼在一次吃荔枝时突发灵感:如此水灵甜蜜的水果,他日若是离开此地,再也享受不了这等口福,该是多么失落!能做一个当地人就好了。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小小的荔枝就让他忘记了环境的恶劣,甘愿留在瘴疠之地,心得有多大,真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啊!

  • 琼州——生蚝真好吃,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在惠州美滋滋吃着荔枝的苏轼随后又写下一首诗,传到京城后,简直炸开了锅: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死对头章惇一伙儿一看:好你个苏轼,惠州这个孤魂野鬼出没的地方都没击垮你,吃完三百颗荔枝还爽歪歪地来一个春睡美,好吧,叫你美!磨刀霍霍的心骚乱之后就是疯狂出击,他们怂恿皇帝又将苏轼贬到更为荒僻的儋州。
在宋朝,对官员最重的处罚是满门抄斩,第二重的就是放逐琼州。琼州就是现在的海南岛,现在是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当时可是人人恐惧的死亡之海。那里瘴气丛生,人烟稀少,是专门流放犯人的地方。
当时的苏轼已经 60 岁,闻听要到海南,禁不住老泪纵横,哭完之后携棺上路,做好了老死当地的准备。
何以解忧?唯有美食!
吃惯大米的苏轼,吃不惯当地的主食薯芋,断米逼着他搞创新。他把山芋掺入饭粒里做成羹,效果相当不错。苏轼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玉糁羹,说它色、香、味奇绝:“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把这掺饭比作龙涎、牛乳、松江鲈鲙,夸得像是来自皇家餐桌一样。
靠海而居,他还发现了当地另一种人间美味——生蚝!
公元1099年,苏轼在一封书信里和儿子苏过提到了吃生蚝的快乐。他在信中(《食蚝》)得意洋洋地写道:冬至前两天,当地人送来了生蚝,把生蚝剥出来和浆一起放到酒里煮熟,那味道真是绝了!嘿,我发现大个儿的生蚝烤着吃比煮着更好吃,一蚝两吃,舒服!然而,这还不算重点,接下来这封信的高潮来了:苏轼在信的最后,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你可千万不要把生蚝的事情说出去啊,我怕别人求着皇帝把他们贬到海南来,把这么美味的生蚝抢光了!好家伙,这是生生把蛮荒之地,当成了海景美食度假村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